咨询热线:
0313-8032619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衡觉、本体觉等。当一个人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加工,然后根据他的需要表现出一定的动作反应。孤独症儿童常表现出对外界刺激的过度敏感或过于迟钝,又通过某种行为来调节不适的感官刺激。这些反映出患儿的感觉通道存在异常。
一、视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眼神的接触,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一项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注视他人面孔与普通儿童注视他人面孔的时间与区域完全不同。患儿对面部非核心区域的注意分配时间远远高于核心区域(眼睛、鼻子和嘴巴),且多集中在面部的下半部分。当他们针对不同的情绪面孔做出选择时,觉察时间明显长于普通孩子,识别面孔整体的得分情况也只等同于识别脸部下半部分的表情分数。这表明,患儿在进行面部识别时很可能是根据人脸的下半部分信息进行加工的,可见他们的视觉信息处理模式与普通孩子有很大不同。
然而,张家口孤独症儿童也具有独特的视觉优势。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患儿具有超出常人的视觉空间处理能力和精细视觉加工能力。这种高度敏锐的洞察和记忆能力,使他们在绘画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视觉通道成为他们接受外界信息、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患儿在与他人社会互动时,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缺乏目光对视和眼神接触,即便有,也只是短暂的眼神停留,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眼神和目光都处于游离状态。
二、嗅觉和味觉
孤独症儿童偏好特定的食物和气味,所以很多患儿存在严重的挑食和偏食问题,进食成为患儿常见的难题。大部分患儿偏爱某几种食物或只喜欢吃特定质地和味道的食物,如酸柠檬。他们对食物的味道非常敏感,要是在常吃的食物中添加其他食物,他们会产生烦躁、不满的情绪。在嗅觉上,他们甚至能在相对较远的地方闻到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完全无味的东西。这些特点将会在孤独症儿童身上持续出现。
三、听觉
虽然很少有报道称孤独症儿童存在听力障碍,但在实际调研中,听力障碍儿童同时患有孤独症的案例确实存在。听觉反应异常使患儿对外界声音刺激(如汽车的鸣笛声、雨声、工厂施工的声音等)尤为敏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并非异常,但会让孩子感到害怕,致使他们做出过激反应。然而,当家长呼喊他们的名字、教师和工作者发出指令时,孩子却毫无反应,因此有学者将这种带有选择性的声音反应称为“听觉过滤”。
孤独症儿童的听觉处理异常包括多种形式:有些听觉刺激缺乏反应;有些听觉刺激过度反应,引起不适,表现出回避或情绪行为异常。研究表明,患儿可能对于静态声音刺激非常敏感,如许多患儿能很好地分辨音调差异;可能对声音的响度十分敏感,一些普通人能接受的生活环境中的声音会让患儿严重不适。
虽然孤独症儿童对声音刺激明显敏感,但是患者对外部刺激的动态处理存在障碍,表现为对静态语音处理相对敏感,而对动态语言缺乏反应,提示患者的高级听觉加工过程异常。研究人员推测这与大脑各区神经连接异常有关。儿童的语言习得是感知和理解语音与符号的过程,是指通过接收讲话者的声波来模仿发音。患儿难以同时很好地处理多种信息和动态信息,导致不能对重要信息进行有效加工,阻碍了其对外界的沟通理解,严重影响了其社会交往和沟通。
四、其他
除了上述四大感官的特点外,孤独症儿童在触觉、平衡觉、本体觉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异常。例如,有的孤独症儿童存在原地转圈、身体自由晃动行为;或是毫无痛觉,甚至出现用头撞墙的自伤行为。本体觉不良对患儿同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无法协调肢体运动和大脑的有关活动,因而无法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导致自我意识缺失。
五、感觉整合与及时处理
孤独症儿童存在多种感觉通道整合能力异常。普通人在进行视觉搜索任务时给予听觉刺激会更好地完成视觉任务,而患者表现异常。这种多感觉通道整合的异常尤其见于与语言相关的视觉听觉任务,这可能是他们具有语言及沟通缺陷的基础。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孤独症儿童即时处理感觉刺激能力异常,局部刺激经常激发延迟的听觉中枢的反应,整合多种局部刺激进行完整的知觉过程需要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因此,患儿需要多个感觉通路的整体知觉反应,以及需要动态知觉的任务均可能受到影响。这些整合及即时处理能力异常的机制还并未明确,对于患者的复杂感觉知觉过程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