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313-8032619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同时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说明我国“家校共育”开始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一种趋势,对于自闭症儿童教育来说,“家校共育”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传统的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对分开,二者虽然在教育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但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过程中,各类康复机构和学校凭借其专业性,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患儿家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家校共育过程中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学校对于自闭症儿童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
一、家校共育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家庭和学校是自闭症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患儿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大系统。患儿个体差异大,为了满足每个患儿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家校共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家长可以将孩子在学校里习得的经验,在家庭生活中加以巩固和发展,也可以及时和学校教师交流幼儿发展的诉求,共同努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校共育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学校是自闭症儿童接受专业教育康复的教育机构,开展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康复。学校的教师均接受过正规、专业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术训练。家庭教育则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在二者的结合上,一方面,学校教育可以吸纳家庭的相关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也可以借助学校丰富全面的教育资源而得到改善。
三、家校共育有助于促使学校教师教育观的转变和专业化发展
自闭症儿童教育不仅需要专业化康复训练,也需要系统的各领域教学,这些任务学校和家庭都无法单独完成。家校共育促进学校教师教育观念的提升,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家校共育理念:把家长放在与学校教师平等的地位之上,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从而更加有效地对患儿进行教育康复。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学校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观念,丰富实践经验,走向专业化成长之路。